---
陈皮二红与大红是柑橘陈皮的两大笑点,每年11月左右摘取新会柑制成的二红皮和12月冬至前采摘的大红皮柑橘,口感和储存特点大不相同,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们之间的区别吧!
二红皮
每年11月左右摘取的新会柑制作而成的,介于青皮和大红之间的新会
二红皮陈化后外皮呈褐黄色至棕黑色,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,皱缩较明显。橘白部分雪白,呈海绵浮松状,但不明显,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。成皮片张适中,质较硬,皮较厚。有蛀虫的可能,但不及大红严重,比较耐存,较好打理。
大红皮
每年12月冬至前采摘新会柑为大红皮阶段。古医书常常记载的“橘红”,就是大红柑在制成陈皮之后,除去白色的内囊部分留下红色表皮,就是常说的“橘红”。大红皮受到市场追捧,最大的原因莫过于其成色好,香味足,而且个儿大,对比青皮阶段的陈皮,大红皮可谓“一个顶两”的存在。
但大红皮在具备上面优势的同时,其缺点也十分明显,就是存放难。因为大红皮是成熟阶段的新会柑,果皮和内囊都已经发育完成,因此糖分、纤维等都比青皮和二红多,保存陈化期间容易受潮和蛀虫,因此对于购买大红新皮以收藏的爱好者来说,也是新会陈皮存放的一大难关!
陈化后外皮呈棕红色至棕黑色,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,皱缩十分明显。橘白部分雪白,海绵浮松状明显,橘白陈化后呈淡黄色至棕黄色。成皮片张大,质软、皮厚。糖分高,容易蛀虫,不易储存,需要较为精心打理。
总结来说,二红皮和大红皮都是陈皮,但在口感和储存上有所不同。如果你想要用于收藏或者制作茶饮,可以选择二红皮,因为大红皮糖分较高,口感较甜,但不易储存;如果你想要口感更好、更甜润的茶饮,可以选择大红皮,但需要注意存放难题。